“眼睛都快睜不開了,都是強打著精神說話。”臺風“劍魚”過境三亞,三亞環(huán)農集團旗下三亞環(huán)投供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琪連續(xù)多日沒睡過一個安穩(wěn)覺,聲音變得沙啞。這位年齡49歲、黨齡18年的“供水衛(wèi)士”,從8月23日部署臺風防御工作到臺風過后帶隊搶修供水設施,始終堅守在保障三亞供水安全的最前線。

曾琪(中)在管道搶修現場
8月23日,曾琪便帶領團隊啟動防御預案:召開多場防風防汛工作部署會,明確應急處置流程;組織人員通宵達旦將發(fā)電機前置到全市87個加壓泵站,確保停電時醫(yī)院、車站等重要場所供水不斷;組建126人的應急搶修隊伍時刻待命;同時,安排搶險工作人員分散到各水廠、橋梁易塌方點等位置駐守;籌備挖機、熱熔機等搶修機械,為每輛搶修車配齊發(fā)電機、抽水泵等,并提前儲備大量油料,防范道路受阻導致的物資短缺。
臺風過境,導致天涯區(qū)西島社區(qū)兩條總長10公里的過海供水管斷裂,其中一條供水管的損壞直接影響1250戶、4000多名居民的正常用水。8月25日晚,曾琪帶隊前往搶修。原計劃協調的直升機因天氣原因無法起飛,三亞海事局南海救援船因處置其他事務,直至凌晨3點才在肖旗港碼頭接到他們。“當時風浪特別大,船搖得人站不穩(wěn)。”曾琪說,直到8月26日早晨6點多,他們才登上西島,顧不上休息便立刻投入搶修。
“一到島上有經驗的漁民就告訴我們,可能會在11點漲潮,海水的沖擊力將讓施工陷入被動。”時間不等人,作為現場總指揮,曾琪迅速啟用備選方案:一方面要保障施工人員安全,另一方面要爭分奪秒在漲潮前完成管道修復。由于挖機需清理道路樹枝才能抵達,他當機立斷,帶領6名搶修隊員先人工拉拽斷裂的黑色管道,為后續(xù)對接爭取時間。
在搶修過程中,西島社區(qū)安排的5名本地作業(yè)人員帶來了關鍵幫助。他們熟悉潮汐規(guī)律,指導搶修團隊借漲潮的力量一點點調整管道位置,還協助挖掘作業(yè)。搶修團隊則啟用熱熔機在海灘上對斷管進行切割及焊接,經過近3個小時的緊張作業(yè),終于在當天上午10點50分——漲潮來臨前,完成了管道修復。11點45分,西島供水閥門正式打開,清澈的自來水重新流進居民家中。隨后,搶修團隊又配合西島社區(qū)排查全島管道,發(fā)現并修復兩處漏點,忙到當天傍晚6點多。
責任編輯:三亞環(huán)農集團